形态描述
量度:全长约520,嘴峰30,翅375,尾250,跗蹠75毫米(♂)。
形态 上体包括两翅表面大都黑色,后头与后颈杂以白纹,肩羽和翅上内侧覆羽缘以灰白色,腰羽端白;尾上覆羽白色,微具褐斑;尾银灰色,羽端近白;翅上外侧覆羽和次级覆羽为银灰色而羽端近白,最内侧的次级飞羽灰而杂以褐斑;翼缘的小覆羽几变纯白;初级飞羽黑褐沾灰,尤其在外翈;头侧近黑;颈侧与脸盘亦黑而缀以白纹。下体白,自颏至胸密杂以黑纹。幼鸟上体黑褐色;成鸟白色部分除尾上覆羽外,均沾棕色;飞羽和尾羽悉具黑褐横斑;下体全部具纵纹。向后较疏而细。眼、蜡膜和脚、趾等均黄色;嘴灰黑色,基部铅灰色;爪黑。
形态 上体包括两翅表面大都黑色,后头与后颈杂以白纹,肩羽和翅上内侧覆羽缘以灰白色,腰羽端白;尾上覆羽白色,微具褐斑;尾银灰色,羽端近白;翅上外侧覆羽和次级覆羽为银灰色而羽端近白,最内侧的次级飞羽灰而杂以褐斑;翼缘的小覆羽几变纯白;初级飞羽黑褐沾灰,尤其在外翈;头侧近黑;颈侧与脸盘亦黑而缀以白纹。下体白,自颏至胸密杂以黑纹。幼鸟上体黑褐色;成鸟白色部分除尾上覆羽外,均沾棕色;飞羽和尾羽悉具黑褐横斑;下体全部具纵纹。向后较疏而细。眼、蜡膜和脚、趾等均黄色;嘴灰黑色,基部铅灰色;爪黑。
生物学
生态 喜栖沼泽低地带,低飞觅饵。嗜吃蛙、蚱蜢、蝼蛄和小鸟等;亦常盗食鸟卵和雏。飞行常成对,有时3、5成群。
国内分布
经济意义